English 加入收藏
首页

新闻快讯

首页 / 新闻快讯 / 正文

中秋佳节,一场国际学生和诗词的美丽邂逅

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是中秋节经久不衰的咏叹,东林俭德园里,随着来自俄罗斯联邦的国际学生达莎将整首词娓娓诵读完毕,歌曲《明月几时有》柔和的吉他前奏响起,国际交流学院的中秋活动氛围逐渐升温。

930日下午,2020国际交流学院庆中秋活动,以"月圆在中秋,团圆在东林"为主题,以国际学生诗歌诵读比赛为主要内容,穿插了月饼制作体验、传统汉服舞蹈、葫芦丝演奏等环节和表演,让新老国际学生与中国中秋节传统文化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和交流,也让身在异乡的国际学子们与东林师生团圆在一起,共同度过了一段“花月杯中,歌诗从容”的中秋美好时光。



中秋意浓,月饼飘香。活动伊始,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岳喜华教授向全体师生致以中秋祝福,希望大家在东林大家庭中互相关心、互相帮助,愉快度过大学美好时光,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;汉语教师郑昕用英汉双语为大家介绍了中秋的来历和传说,讲解了中国人“明月寄相思,佳节家团圆”的传统习惯。活动现场,学校后总食堂的师傅们早已为国际学生准备好了制作月饼的面馅,由各国同学亲手和面、包馅,用模具印花的枣泥、川酥等月饼陆续被送进烤箱。



诗词虽美,挑战不易。古代诗词语言凝练却内涵丰富,对母语不是汉语的国际学生们来说,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。好在古诗词中,秋思最多,参加诵读比赛的14名国际学生,都在赛前都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中秋诗词。来自越南的学生吴氏翘妆诵读唐朝诗人王建的《十五夜望月》,她说:“读写了很多遍后,我大概懂了这首诗的字面意思,但还是不太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,后来通过上网查询和老师的指导,我才慢慢感受到——诗人是借着‘不知秋思落谁家’的疑问,倾诉自己对家人的思念。”

比赛过程中,印度尼西亚学生苏尔雅把一首张九龄的《望月怀古》朗诵地抑扬顿挫、声情并茂,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,也让现场同学们入情入境,一同感受了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的中秋情怀。



最后登台比赛的是四名来自朝鲜的2020级新同学,他们准备充分、胸有成竹,早已将二百多字的长诗《春江花月夜》完整背诵了下来。四人声情并茂、相互配合,将诗人张若虚对一轮江月的寄情于景演绎得淋漓尽致,最终一举拿下比赛冠军。



交领右衽,踏月而来。舞台上,身着汉服的中国同学带来了《长安姑娘》、《山外小楼夜听风雨》等美轮美奂的舞蹈表演;而双人葫芦丝演奏《在这个世界相遇》,则清冽悠扬、余音绕梁,让人仿佛置身于皎洁的月光之下,让在场观众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;曾获东林“十佳歌手”荣誉的“校园明星”孙礼昊也给国际交流学院师生带来了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等吉他弹唱歌曲,现场氛围高潮迭起。


落幕成暖,且道秋安。中秋活动尾声,国际交流学院院长骆颖、副院长岳喜华、刘丹,以及担任评委的汉语教师胡玉娟老师、黄薇老师,为诗歌诵读比赛获奖同学们颁发了奖状和奖品;骆颖院长与同学们分享了共度佳节的喜悦心情,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。2020中外师生庆中秋——暨第一届国际学生汉语诗歌诵读大赛圆满落幕,国际学生第一次将自己对同窗、对家人、对中国的情感共鸣赋予古诗词中,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也感受到了在中国、在东北林业大学度过的别样中秋。



上一条:中秋慰问送温暖 国际师生话团圆——国际交流学院走访校外住宿留学生
下一条:见字如面,难忘师恩,国际学子“云端”送祝福

关闭